一、有些人喝紅酒容易頭痛,女生更常見,為什麼?
有些人喝紅酒容易頭痛,女生的比例更高。有些人會認為是因為喝到便宜的紅酒才會頭痛。科學家決定找出兇手,最近有個研究認為找到答案了。
科學家發現,紅酒中富含的「檞皮素」(quercetin),也常出現在其他蔬菜與水果。但檞皮素必須跟酒精一起出現時,才會輾轉造成頭痛。
紅酒裡有高含量的組織胺(histamine)與單寧(tannin),這些在某些人都容易引發頭痛。但最關鍵的還是「檞皮素」。
紅酒裡的檞皮素含量,比白酒多許多,所以多數喝紅酒會頭痛的人,喝白酒不太會。
研究者發現,檞皮素的代謝產物,會讓酒精在代謝時產生更多的乙醛(acetaldehyde)堆積,惡化頭痛。再加上組織胺與單寧的加成,所以有些人喝了一些紅酒,就會引發頭痛。
有些人--尤其某些東方人,體內缺乏能快速代謝乙醛的基因,這些人酒量較差、喝酒容易引起不舒服,這時如果是喝富含檞皮素的紅酒,那就更糟糕,更容易頭痛、嘔吐。
而這種喝紅酒引發頭痛的機制,會更容易出現在女生--尤其東方女生。因為女生有較多的脂肪組織,酒精會在體內存在較長的時間,而代謝乙醛速度較慢的女生比例也比較高。
研究人員建議,如果是「喝紅酒容易頭痛」體質的人,可以選擇多喝白酒、或喝一口紅酒就喝一口水、以及不要在空腹時喝酒。
二、常用手機會讓年輕男生精子數目減少?
最近50年,人類男性的精子濃度,已經減少50%,這是全球性的問題,但一直找不出原因。雖然目前人類還有正常生育下一代的能力,但會不會再過十年、二十年,持續下降的精子濃度,就讓人類漸漸無法自然生育小孩?
最近有個研究認為手機使用量跟精子濃度有關,讓國外媒體又正視這問題。不過還是提醒,這些研究只是「相關性」,而不是「因果關係」。我們要注意這問題,但還不需要為此減少手機的使用量。
這研究蒐集了2886位瑞士18-22歲年輕男人的資訊,年代橫跨2005到2018年。
研究的優點是:大樣本、針對一般男性、細膩地調查了他們的整體健康狀況、教育背景、生活形態與習慣,以及每天使用手機的頻率。
結果發現,手機使用最頻繁的人,跟很少使用手機的人比起來,精子的平均濃度少了21%。
精子濃度低,就表示受孕成功率低、準備受孕到成功受孕要花比較久時間。
但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年輕男人的精子活動力與精子的型態,並沒有因為使用手機的多寡就有什麼差別。
然後,手機放置的位置、放在那個口袋,精子濃度並沒有明顯的不同。85%的瑞士年輕男人把手機放在褲子口袋,4.6%放在上衣口袋。
還有個好消息是,從2G、3G到4G,手機科技越進步,對精子濃度的影響似乎就會減少。
也或許,最早期的手機,對精子濃度影響最大。越先進的手機,對精子濃度影響最小?
三、特立獨行、叛逆或搞革命,可能會有獨特的性吸引力
有一個研究的發現是:當人們發現前女友(前男友)、前妻(前夫)等之前的伴侶,其實是有些特立獨行、不照傳統去走時,對他們的吸引力反而是又增加了。
研究者發現,最被低估的是,有些男人遇到特立獨行、有個性的女生,反而會感受到一股特別的吸引力。傳統看法認為,女生要乖巧、保守、按照禮節與人情世故去做事情,才會讓男生覺得喜歡、可能是適合的對象。
但有時,特意顯示出自己不拘傳統的地方,反而有機會吸引到一些人特別的注意。
學者還發現,時代的潮流往往會不斷變換。舊的傳統(如穿著打扮)在沉寂一段時間後,常會突然又流行起來,這是因為老舊的東西已經變得「跟多數人不一樣」,已經不是常規或規範了,這時原本的「陳腐」又變得有吸引力起來。
如果自己不太符合主流的「好條件」,也可以讓自己特別一點。比如一些窮酸的詩人、文人,搞社會運動穿著邋遢的人,堅持理想但一直不出名的創作者,或甚至一些搞革命的人,常會吸引一些條件不錯的異性,追隨他們、想幫助他們、或甚至忍受不斷的出軌,或許也是一種人類本性。
學者認為,喜歡創新、變化、挑戰傳統與規範,是埋藏在許多人腦海裡的喜好。這讓人類可以有各種可能性,不會一成不變。
四、曾經的性伴侶數目,太多或太少?
一般來說,現代世界的「一生性伴侶數目」,大約落在4-10人。但也有少數人一輩子都找不到適合的對象。如果沒有超過10人,也不需要覺得有多到值得拿出來講。
以下所說的統計數字僅供參考,因為不同年代、不同調查,統計出來的數字會有很大差異。畢竟這些統計數字是讓人隨口說的,也沒辦法驗證。
一輩子理想的性伴侶數目是多少?男生女生答案都差不多是7.5人。當然這是美國人的答案,代表「足夠的人生體驗」以及「不要太縱情在性愛裡面」。假如是台灣人來回答這問題,理想數字或許是3.5吧?
在美國人來看,一輩子性伴侶如果超過15人,那就「太亂了吧」。但如果低於2人,那就「太保守了吧」。
或說回來,有個調查說美國人的平均一生性伴侶是14.8人。另一個調查數字卻是7.2人。所以這些統計數字,有時還真的就是參考參考就好。
在一些國際性調查裡,「一生性伴侶」最高的是土耳其人(驚嚇!),這數字是14.5人。澳大利亞人13.3,紐西蘭人13.2,冰島人13,南非人12.5。
如果從後面數呢?受宗教深深影響的印度人是3人,深受文化(?)影響的中國人是3.1人,越南人是3.2人。西化一點的香港人士3.7人。
美國CDC的調查,成年女性的一生性伴侶數目是4.2人,男性是6.1人,或許這數據比較貼近現實。在其他數字比較保守的調查,英國人是7人,荷蘭6.9人,號稱多情的義大利則是5.4人。
不過,有些調查顯示,一生性伴侶比較少的人,對婚姻的滿意度通常比較高。
所以,我們該追求怎樣的人生呢?
五、早上喝咖啡、晚上喝酒,影響睡眠的惡性循環
先補充一些基本知識:
一、每喝一杯咖啡,就會減少10分鐘「睡得好」的時間
二、喝咖啡會延緩「快速動眼期睡眠」出現的時間。
三、雖然喝咖啡會讓我們白天保持清醒,但許多研究都發現喝咖啡會影響整體的睡眠品質
四、喝酒雖然會讓我們心情愉悅、感覺好睡,但其實酒喝越多,睡著時的睡眠品質越差,睡得好的時間跟喝咖啡一樣會縮短。
這類型的研究很多,總之,咖啡跟酒會影響睡眠品質,這差不多已經是定論了。
有三分之一成年人有睡眠困擾,於是白天工作時沒有精神、無法集中注意力,也會覺得疲倦、沒有體力。
這時怎麼辦?就是喝咖啡啦!但現實上像咖啡這樣的「興奮劑」,會讓晚上的睡眠更不好。於是有些人發現喝點小酒可以改善睡眠,然後錯誤認知道自己有著不錯的睡眠。
於是這就變成無止盡的惡性循環,許多上班族或自營業者白天酗咖啡,晚上酗酒,兩種「成癮物質」都越喝越多。這是變形的「自我醫療」,讓當事人花點小錢得到即時的滿足,但其實並沒有得到真正好眠。
改善睡眠的理論很多,在這裡就不多說。總之,如果發現咖啡或酒越喝越多,就是警訊,一定要想辦法限制下來。
六、斷食療法,或許要年輕或中年時就要做才有用
目前有一些人類研究推測,間歇性斷食對未來身體健康、減少三高疾病會有幫助。
我們很難拿人類來做長期飲食控制的實驗,所以還是得仰賴動物實驗來推敲。許多動物實驗都發現,間歇性斷食對延長壽命、改善健康程度會有幫助。但如果是年老的動物,斷食並不會帶來好處,反而可能會增加身體發炎的程度。
所以,這些人類或動物研究,或許可讓我們推測:年輕人或中年人時常間歇性斷食,對延長壽命、增加健康餘命,可能會有幫助。但我們就不需要鼓吹老年人也這麼做了,不如正常吃喝、多多運動就好。
最近有一組研究人員,就拿一種壽命大約半年多一點的短命魚來研究,讓牠們餓肚子一陣子或正常餵食,來觀察魚的壽命。實驗魚就沒人類的好命,研究者讓牠們餓肚子有時就是一餓就2-5天,然後再餵食,然後跟正常餵食的魚比較。
研究者會以各種禁食方法與餵食方法,讓實驗魚過了短暫的飽食或挨餓的時光,然後就把魚宰掉,然後觀察魚的脂肪細胞。
研究者發現,斷食對年輕魚帶來的正面效應,在老年魚的確就沒有了。但如果我們操弄短命魚的某些基因表現,斷食的老年魚,就會出現跟年輕魚一樣的健康反應。
不過,這些都是動物研究的推論,不代表醫療上的建議。要不要採用斷食療法,你還是得從有限的研究結果去推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