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臉書阻擋山林火災訊息,引起國外媒體注意
最近發現許多臉友的正常貼文,被臉書視為垃圾訊息刪除,頻率非常高,幾乎每天都有看到臉友抱怨。在美國則出現臉書刪除山林火災訊息的新聞報導,等了10天我都沒看到台灣媒體注意(或許有,只是我沒看到),所以整理一下,希望能引起台灣政府相關單位注意,跟臉書溝通一下,避免未來在台灣也發生類似事情,影響民眾避難與救災。
隨著美國西部山林火災頻繁發生,臉書被指控刪除了許多與山林火災相關的重要緊急訊息。根據《華盛頓郵報》的一項調查,自 6 月以來,臉書已經刪除了多篇涉及山林火災的貼文,這些貼文往往包含來自如 Watch Duty 這類非營利組織的貼文或截圖,提供火勢移動的即時警報。更離譜的是,加州消防局等聯邦和州政府機構的每日警告貼文也遭到移除。
更令人擔心的是,這不僅僅針對個人貼文,包括志願救災人員、消防和警察單位、以及災害非營利組織的工作人員,也大量遭遇了貼文刪除,這嚴重影響了救災資訊的傳播。
臉書對這些刪文的解釋是,這些貼文並不是因為傳播虛假信息而被刪除,而是違反了其社群守則中關於垃圾訊息的規定,理由是這些貼文「試圖以誤導的方式獲取讚、追蹤、分享或影片觀看次數」。許多刪除貼文的用戶並沒有收到任何通知,這使得情況更加混亂。
《華盛頓郵報》收集了超過 40 個臉書刪除緊急防災資訊的案例,包括 6 月以來至少 20 場山林大火,以及8月的颶風災情。
面對媒體質問,臉書發言人表示,公司正在「調查這個問題,並迅速採取行動解決」。但以台灣臉友可觀察到的範圍,這種錯誤的安全管控一直存在,而且越來越普遍。臉書是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之一,在緊急情況下人民會很仰賴臉書來傳遞急難救助的訊息,如果這些訊息常被誤判為垃圾訊息,有時就會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
以下摘錄華盛頓郵報的報導,希望台灣政府單位能注意到這問題。
「有六個人告訴《華盛頓郵報》,他們試圖在 Facebook 上分享加州消防局的最新更新連結,但無法成功。」
「退休消防員Hutchinson 表示,今年迄今為止她至少有 12 篇貼文被標記。」
「另一個火災專頁,自 8 月 12 日以來,已經有約 30 篇貼文被刪除。還有兩個人因為累積太多警告而被暫停帳號。」
「森林服務局為6月火災的更新資訊創建粉絲專頁。臉書不僅多次刪除了每日更新,還暫停了這個專頁。約有一週的時間裡,消防員嘗試各種辦法,試圖破解這個演算法。」
「美國紅十字會的經理 Angela Oakley 在Debby颶風期間有多篇貼文被標記為垃圾訊息。由於擔心如臉書警告所說的『反覆違規』並失去自己的專頁,她已經『停止分享有價值的資訊』。她和其他約 10 人表示已多次對臉書的決定提出異議,但從未收到回應。」
因為害怕被停權,導致不敢分享防災救災訊息,這會讓人民承受生命安全與財產的損失。臉書演算法造成的社會問題,需要政府有關單位來跟臉書好好溝通了。
二、壓力影響我們多吃與變胖
當我們感到壓力時,許多人會不自覺地開始吃更多的零食,或是反覆選擇某些特定食物,尤其是在晚上睡覺前還沒睡著這段時間,更容易無法克制自己而多吃、然後就變胖。
這可能與我們大腦中的獎勵系統有關。最近的研究表明,壓力不僅影響我們的情緒,還會改變我們的飲食行為。壓力會造成我們要吃更多食物、吃更多不健康的零食,才能讓多巴胺系統得到滿足。
當我們察覺因為壓力而多吃、變胖時,這就是個警訊,提醒我們壓力太大了,應該要減少壓力、或尋求紓壓的方法。
最近有個研究,研究者以三種不同的壓力源影響小老鼠的進食行為,試著討論不同的壓力,會如何改變飲食習慣。
三種壓力模型
研究中使用了三種壓力模型來模擬人類可能經歷的不同類型的壓力:社會隔離、間歇性高脂飲食、以及身體束縛。這些壓力源分別代表了「社交壓力」、「飲食壓力」和「身體壓力」。
社會隔離:
社會隔離被用來模擬社交壓力。實驗中,小老鼠被單獨飼養一週。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發現,雖然小老鼠的體重沒有明顯變化,但它們的進食行為發生了改變,表現出對特定飼料位置的「固著性進食」,即它們傾向於反覆選擇某一個飼料容器,顯示出異常的進食模式。
間歇性高脂飲食:
間歇性高脂飲食模型主要用來研究飲食壓力對進食行為的影響。在這種模型中,小老鼠每隔一天僅有兩小時可以進食高脂食物。這種飲食方式常常誘發類似暴飲暴食的行為。研究發現,這組小鼠的進食量顯著增加,並且它們也表現出對特定飼料的固著性進食行為。然而,儘管進食量增加,這些小鼠的體重並未出現明顯變化,這表明壓力可能改變了進食模式,但不一定影響體重。
身體束縛:
身體束縛模型用來模擬身體壓力。實驗中,小老鼠每天被固定兩小時,連續五天。與間歇性高脂飲食組類似,這組小老鼠也表現出固著性進食行為,但與此同時,這些小老鼠的總進食量有所減少,體重也顯著下降。這表明,不同類型的壓力可能會對進食行為和代謝產生不同的影響。
固著性進食與多巴胺系統的關聯
這群學者做了另一個研究,看看壓力如何影響小鼠的大腦獎勵系統中的多巴胺釋放。
在正常情況下,進食會引發伏隔核中的多巴胺釋放,這種釋放會隨著進食行為而增加。然而,研究發現,當小老鼠處於壓力狀態下時,這種多巴胺的釋放反應會顯著減弱,甚至完全消失。這意味著壓力可能會抑制大腦的正常獎勵反應,進而導致進食行為的異常。
有趣的是,當研究人員向小老鼠的伏隔核注射多巴胺時,這些小老鼠的進食行為回復正常,固著性進食行為得以消除。這進一步證實了多巴胺系統在壓力引發的進食行為改變中的關鍵作用。
但小老鼠沒有變胖
這研究裡的小老鼠會因為壓力改變進食行為,但沒有變胖。可是人類如果因為壓力改變進食行為,卻很容易變胖。
差別在哪裡?或許,這是因為現代人類有太多「不健康飲食」了。我們遇到壓力時,可能會吃泡麵、吃餅乾、吃零食,有許多高糖份、高脂肪的便宜食物,所以一發不可收拾,需要高單位的「不健康飲食」才能滿足已經失衡的多巴胺。
所以,人類會需要更高的意志力,來克制想要享受食物的衝動了。
三、支持不同政黨的人,越來越難結婚
美國的調查,支持民主黨與支持共和黨的男男女女,彼此能夠結婚的比例是越來越低了。這問題在全世界民主國家可能都是這樣,但美國的兩黨政治對立,似乎又比其他國家嚴重。台灣如果調查起來,不知道會呈現什麼數據?
最近有個研究,統計了2020到2022年間好幾個調查研究的數據後發現,超過80%的兩大黨支持者,伴侶都是同黨的支持者。只有6%的民主黨支持者,伴侶支持共和黨。只有8%的共和黨支持者,伴侶支持民主黨。
其他的調查則顯示,「異黨結婚」的比例也在節節降低。雖然是不同的機構在不同時間做的調查,但在四年內從9%減少到4%,這數據也還是值得重視。另一個相同機構作的調查,則是三年內從4.5%減少到3.6%。
另一個調查發現,現在的父母,有28%希望小孩嫁給民主黨支持者,有27%希望小孩嫁給共和黨支持者。這數據比起1958年增加了一倍(當年是18%與10%)。
也有些調查發現,伴侶分別支持不同的主要政黨,這段關係的品質滿意度會較差,因為政治因素分開、離婚的機率也會大一點。而重大的政治變故,如川普第一次當選美國總統,也造成不少政治觀點不同的伴侶因此分開。
美國政治的兩極化已經持續多年,網路出現或許是催化劑之一,而川普出現,又讓美國政治兩極化更加劇烈。
這也導致在另一項調查裡,有81%的美國人表示,不想跟不同政黨支持者約會。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在2022年1月的研究發現,美國是自2015年以來處於「持續惡化的政治極端化」的國家之一。美國的分數,在民主富裕國家裡相當突出。
兩大黨支持者以非常負面的觀點看待對方支持者的比例,從1994年以來節節上升。共和黨支持者鄙視民主黨支持者的比例從21%上升到62%。民主黨支持者比例共和黨支持者的比例,從17%上升到54%。
有人比喻,美國的兩黨對立,就如同宗教戰爭,越來越對立、難以相容。台灣雖然政黨對立也是越來越嚴重,但似乎還沒有美國這麼激烈吧?
四、網紅新趨勢:成為網球世界名將女友
最近在Forbes (富比世)雜誌網站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提到世界級網球名將的漂亮女友,紛紛出道成為百萬美金年收入的網紅。我就針對文章裡用最多篇幅介紹的佩吉・羅倫茲(Paige Lorenze)再搜尋了其他媒體網站,整理一下這結合運動與時尚的最新行銷與賺錢方式。
兩年前,網球名將湯米﹒保羅(Tommy Paul)的世界排名29,最近已經攀升到14。兩年前,佩吉・羅倫茲開始跟保羅交往。現在,在美國公開賽期間,羅倫茲會有15次的贊助商活動,包括出席活動、發置入行銷貼文、以及品牌快閃活動。
富裕的男性運動員的女友通常都很漂亮,在類似instagram這樣的社群網站上,這些女友就很容易吸引數十萬粉絲。網球運動員的女友格外受到廠商歡迎,因為職業網球一整年都有巡迴公開賽,而網球運動的愛好者相對其他運動收入較高。還有,這些漂亮女友坐在球員包廂裡,常跟著現場轉播的鏡頭讓粉絲看到。
今年六月,湯米・保羅擊贏得女王俱樂部錦標賽後,羅倫茲打破常規,與男友一起上場拍攝與獎盃的合影,造成網球界軒然大波。羅倫茲抓著男友的頭頸部,而男友的表情顯得有些僵硬與尷尬。
但這不影響洛倫茲的號召力。粉絲會因為她而更加關注網球比賽,所以會有小型賽事跟她簽約,讓她在比賽有擁有正式的職稱(如「首席生活風格官」),更有名目可以參與比賽中場裡場外的各式活動。
一個大品牌合作,一年費用是20-50萬美金,羅倫茲就得在IG常提及、在球員包廂裡穿戴。至於小品牌的一次廣宣,跟羅倫茲同等級的網紅通常能收到最高25000美金,但因為網球運動的加持,羅倫茲與其他網球明星的女友,可以開價30000-60000美金。
網球界的羅倫茲們,一年從品牌代言可拿到100-300萬美金。而羅倫茲更加是媒體寵兒,因為她還有自己的事業。她擁有Dairy Boy 跟 American Charm品牌,為她的粉絲設計產品,如「穀倉夾克」以及荷蘭烤鍋。
在時尚雜誌 Nylon 的訪談裡,羅倫茲提到那些在網路上批評她的人:
「那些人看了我每一個影片。這是一種執著。他們被吸引住了,這沒關係……這從來沒有影響過我的事業。每年我的收入都在增加。每年我都更成功、更快樂。他們從未奪走我任何東西,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如果這影響了我的事業,也許我會更多地考慮它。但我很成功。你真的無能為力。」
羅倫茲在康乃狄格州買了大房子,養了兩匹馬。她事業成功,生活繁忙。別說台灣一般人要欽羨她的收入,就算是台灣頭部網紅,恐怕也很難像她這樣自在寫意地賺錢。對多數人來說,這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但這世界也確實存在就是了。
五、泰勒絲能影響選情嗎?答案:是的,她有影響力
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女歌手泰勒絲(Taylor Swift)最近捲入選戰風波。關於「泰勒絲如果表態,可以影響多少選民?」的研究與討論,已經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答案是:在選情緊繃的時候,她恐怕是有關鍵的影響力。
二〇二三年時就有個研究,測量一項公共政策,如果有泰勒絲背書,可以增加多少支持度?模擬的公共政策是:「父母和教師應該在決定高中圖書館收錄哪些書籍時擁有同等的發言權。」同樣一句話,如果前提加上「泰勒絲認為」這幾個字,反對這樣政策的人,就從47%下降到40%。
這研究的對象是大學生,原本就是容易受泰勒絲影響的族群。反對的人從47%降到40%,但支持的人並沒有增加許多。這說明明星對公共政策的影響力並沒有那麼巨大,但在拉鋸戰時有可能因此推了一把或減少阻力。
另一個今年的民調則顯示,34%的Z世代選民表示,他們會受到泰勒絲的表態,增加去投票的動機。不過,也有26%的Z世代選民表示,泰勒絲的背書,對他們可能產生反向作用,增加了去投她反對的候選人的動力。
加加減減,泰勒絲的表態支持,對候選人還是有幫助。
如果是針對所有年齡層的選民,有45%的選民表示,泰勒絲的表態,會影響他們的投票行為。
黨派立場自然也會影響選民對泰勒絲的看法。今年初的調查,如果詢問是否相信泰勒絲跟民主黨密謀在適當時機表態、協助民主黨候選人當選,有32%的保守派相信這說法,只有4%的自由派選民認同。
今年一月的調查,54%的美國人對泰勒絲有好感。即使是共和黨支持者,對泰勒絲有好感的人也不少。今年五月的民調則發現,有9%的選民可能會受到泰勒絲影響,主要是女性、35歲以下美國人、以及無黨派的選民。
對於台灣人來說,我們看泰勒絲是大明星,看她捲入政治風波好像在看好戲。但美國學者難免會擔心,如果一位歌手或演員對公共政策與政治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是件好事嗎?即使這些學者支持的候選人,可能多數是跟泰勒絲一樣,他們還是會擔憂有那麼多人會受到名人光環的影響。